[閱讀筆記]浮光

Doris Wei
4 min readFeb 9, 2018

--

來源:我自己拍的

其實當初會想看這本書是因為一份報告,又剛好一年前的散文課介紹了這本書,於是姑且拿來當作報告主題。由於不怎麼看散文,所以一開始也不是因為文字本身而被這本書吸引,而是攝影的主題。

吳明益將書中每一個主題都分成兩個部分,正片與負片,他說:「我把這些文章分成『正片』與『負片』,值得拿到陽光下檢視的,以及放在防潮箱裡不輕易示人的。」正片敘寫的內容大部份都是攝影相關的知識,以及關於攝影技術的歷史,還有知名攝影師的經歷,就如作者為分類下的定義一樣,是坦蕩蕩於世人的內容,至於負片的部分,則是針對主題內容延展出的個人情感層面的感受,也就是不會輕易示人的部分。

六個主題中,最有感觸的應該是第五個〈我將成為你的鏡子〉在正片的部分,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曾經想像過自己成為一個人像攝影師、生態攝影師,後來我知道這將只會是我一生的夢想(或幻想),因為化身為被拍攝者的角度,把被拍攝者當成自己的鏡子是非常困難的事。那不是一廂情願的感情投射就可以,還要對被攝者有真正的理解。從這個標準來看,我可能沒有資格拍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種生物。

對於攝影的認識,從智慧型手機普及開始,照相變得唾手可得,連拍更是輕而易舉,幾乎沒有拍不到的日常,直到接觸底片,也就是數位時代以前僅有的拍照方式,我才知道攝影是一個複雜的動作,包含自己的情感,也牽涉到被攝者的感受經歷與背景,也就是說一個快門很可能就是一則故事。

一開始拿的是即可拍,不但快門聲響大多能聽見,還有閃光燈,拍照的時候絕對會被發現,這時候我才驚覺必須對拍攝對象有所挑選,無論是街景抑或是風景,有時候拍朋友也會留意周圍環境是否太多人,也因為是底片,會更注意拍攝的這張照片有無我想要得到的意義,才會按下快門,於是拍照變成一場場短暫的相遇,在觀景窗中觀看想要的畫面,醞釀出有意思的環境之後才會做最後決定,洗出來以後,還會回想當時為何要拍下這張照片,一捲底片36張,最後只剩下10張左右會珍藏起來。

吳明益在書中還提到相機可以說是眼睛的延伸。在沒有拍攝的動作之前,眼睛所視的一切,無論是主觀或客觀,全部都隱含在個人之中,可是一但透過相機,就必須展露出來,人的意志與觀點透過機器傳達到環境之中,再透過環境的給予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本來將攝影當作技術與客觀的行為來看的我,完全對攝影改觀,隱藏在技術背後的是更多的個人意志,從而進一步思考作者所說的「沒資格拍攝」。

第五部分的負片是作者在凌晨於城市中散步的經歷。他行走的範圍是臺北萬華地區,一個複雜多樣的地區,白天有龍山寺吸引各地觀光客,晚上則是當地居民展現生命力的時間。他走過街道巷弄還有地下街,從純然的觀看者變成攝影者,一開始居民還不習慣他的快門聲,到後來已不再將他當作外來的眼光。對於不同生活環境的讀者來說,他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可說是一種展現,包含吳明益個人情感的展現,所以讀者接收他的觀點,再去觀看萬華的種種,可是對作者來說那或許是一種消耗更多的吸收與反饋。

從單純的記錄景像到思考記錄背後的事件厚度,這之間的觀點累積可能必須花上好幾年才會歸納出屬於自己攝影的態度,就如同文字,需要多久才能讓文字書寫有更深的更多的層次,而那些層次,是否就真的使創作之後的樣子有更多理解了呢?攝影是如此,任何創作大概也都必須經過這樣的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能夠為一張照片或是一個情景創造一段解釋就更能接近理解,可是或許越來越靠近同理的核心時,是無話可說的。

--

--

Doris Wei

🚶🏻‍♀️Taiwanese/🎞Movie/📚Literature/🐕Chihuahua